文旦基地工作假期正式開始!!--3/25會員大會+優活工作假期
準備許久的優活工作假期,今天終於在文旦基地正式開始。首先要先謝謝老天爺,給了我們這麼一天的好天氣。原本昨天還是讓人憂鬱的陰雨天呢!幸好今天出了個大太陽。
其實正式上工之前,要先召開第一屆第二次會員大會。趁著開會大家聚在一起,就理所當然地借用大家的手幫忙打造基地囉!
站在大樹下,我們迅速地把大會開完。誰都知道,工作假期才是今天的重頭戲。
那麼就廢話不多說,帶起手套正式上工!!!
這次工作的項目比較多,所以請了各理監事幫忙帶領,工作內容包括鋪紅磚步道、做邊界、大樹椅、挖地基、以及午餐準備。
-紅磚步道-
鋪紅磚步道由擔任監事的妞妞爸爸及銘祥爸爸負責,這一組的工作主要是用紅磚在文旦園裡鋪一條長長的步道。因為文旦園每次遇到下雨就會變得非常泥濘,一般人行走已不方便,對於心智障礙的大朋友更是極大的挑戰。為了讓大家能走得更舒適,所以決定鋪設一條步道以方便行走。至於為什麼選用紅磚頭,主要考量紅磚價格便宜,施工方便,將來若需變動不但拆遷容易,且拆掉後仍可二次使用。
在整平的地上,先鋪上撿來不要的帆布,再把磚頭一塊一塊擺上去。先鋪帆布的用意是為了避免下雨後磚頭下陷到泥土裡。
另一頭,是拿著鋤頭的夥伴努力把路徑先挖出來,然後把地整平。
即使已經用鋤頭整過地了,鋪磚時仍需拿著磚頭把地慢慢夯平打實,阿昱看做的人夯得辛苦,突發奇想用廢板料做了一支夯實的工具(下左圖),希望讓大家工作起來更輕鬆。這支工具後來經由佛手瓜改良,手把改成更好拿的圓柄,使用起來更有效率(下右圖家志手中所拿)。
由於鋪步道需要許多磚頭,所以發動每個志工前後至少幫忙搬六趟磚,搬上來的磚綿延在文旦園裡,一眼望去不禁感受了團結力量大的道理。
這條步道將貫穿第一坡坎整個文旦園,步道的尾端是一個也用紅磚鋪成的小活動場域。後續要再觀察透水問題、以及邊緣是否需要做磚檔,總之就是邊做邊調整囉!
不過鋪磚真的是一件很有趣的工作,一塊一塊把磚鋪上去,然後看著步道在自己手邊逐漸成形,真的很有成就感。
-做邊界-
為什麼要做邊界呢?其實是某一天我們在文旦樹下發現許多小川七正逐漸冒芽,川七是相當美味的野菜,茂盛時蔓延一地如同綠色地毯,不但景致怡人,還能為文旦樹提供保濕護根的效果。為了保護這些川七不被路過的人不小心踩到,所以就必須做邊界圍起來。
做邊界的材料很簡單,就是利用週圍隨手可撿的大石頭、廢磚、木頭,然後隨意地圍成邊界,為了避免一下子就被踢動,通常會下埋一部分到土裡。幾乎每個做過的人都會驚訝地發現,這些到處撿來的石頭廢磚,隨意擺放的結果竟然有出人意料的不規則美。
這組的工作由何長老、雅儀老師及銘祥負責。
(上左:何長老帶著銘祥正在撿做邊界的石塊。 上右:用小鋤頭把石塊一一半埋進土裡,圍成邊界。 下:這棵文旦樹位在路衝,樹下的川七已被踩得寥寥無幾,圖中雅儀老師正在幫忙做邊界,將來或許再丟幾顆川七的零餘子讓它重新發芽。)
-大樹椅-
大樹椅的工作,由簡大哥負責帶領。一開始聽到要做椅子,簡大哥趕緊揮揮手說自己不擅長木工,應該交給佛手瓜負責才是。經過解說,才知道原來是要把倒掉的大樹幹鋸掉多餘的部分,然後搬到適合的位置讓大家能坐著休息。雖說只是鋸木頭,但因為樹幹很粗,做起來並不是簡單的事,但這也只有經驗老道的人才看得出來,難怪簡大哥露出調皮的笑臉說:謝謝妳分配這麼"輕鬆"的工作給我喔~
這棵樹幹最終真正只被鋸了一刀,但事前的觀察準備卻做了很久。只見簡大哥左看看右端詳,這邊挪挪那邊動動,搞得同組的郭同學一臉困惑。不過這一切都是有道理的,研究樹的身形再下刀,除了影響往後的擺放跟使用,傾斜角度也會影響鋸樹時鋸子會不會被樹幹咬住而拉不動。(天啊!真佩服這些老人家的智慧~)
(左:老經驗的簡大哥,做事自有他一番道理。 右:老少兩個人利用槓桿原裡把樹幹架高。)
(左:終於開始鋸囉!阿昱一旁路過看得手癢,忍不住搶先第一鋸。 中、右:美麗的橫切面...看!是我的臉好幾倍大耶! )
-挖地基-
還有一組工作是幫忙挖地基,這個工作是粗活,所以交給年輕的政文負責。我們預計在基地中間搭建一個簡單的木屋,這個木屋包括川龍大哥平日生活的空間、可供工作人員臨時打舖的空間以及可遮雨的活動平台。木屋座落在上下兩個坡坎,光是下坎就需要八個地基,每個地基皆為60公分見方的洞。
下面就是要蓋木屋的場所,之前佛手瓜已經先進行放樣拉線,把要挖洞的位置用木樁標示出來。
一開始先用鏟子、十字鎬,等洞越來越深,大工具已無用武之地,就要改成小鏟子、小鋤頭,一鏟一鏟慢慢把土從洞裡搬出來,並把正方體的形狀修出來。因為洞的長寬高只有六十公分,所以基本上這個工作一開始適合男生,後面則適合嬌小的女生,需要共同合力完成。
挖洞雖然辛苦,但也許是因為很有趣,也很有成就感,所以反而成為熱門的工作。到了下午,幾乎每個洞都有人,有人想要挖還沒位置呢!根據小葉上次挖洞的經驗,其實蹲在洞裡慢慢挖掘,自己彷彿成為考古學家,竟然莫名其妙地產生一股幻想出來的優越感....(真是在做白日夢!!)。
今天先完成4個洞,後面還有好幾個洞等著大家呢!想挖的下次不要錯過機會,來感受一下考古學家的"優越感"喔!
-午餐-
今天的午餐,由國瑞媽媽跟靜芬老師負責。都忘記跟她們問問使用輪胎料理台及燒柴煮飯的感想,但是看她們沉穩迅速地備菜、燒火、煮麵,不禁佩服兩位媽媽深厚的功力,彷彿不管給她們甚麼樣的環境,她們照樣都能煮出一頓好菜。
(左:這裡就是我們的臨時煮飯區。 右:今天的湯麵就是用這個磚造火箭爐煮的喔!圖中阿昱正在幫忙起火。)
中午休息時間終於到了! 除了美味的湯麵,還有大家帶來分享的小米粥、饅頭、泡菜、水果。辛苦工作後的午餐總是特別美味,我們在每個人身上看到的,是一張張放鬆又滿足的表情。
(左:明明只煮了一鍋湯麵,桌上卻塞滿了各種美食。感謝大家熱情分享! 右:坐在大樹幹上吃午餐,真的很愜意。)
吃完飯後,把餐具拿到附近的溪流清洗。我們用的清洗劑是黃豆粉,希望活動之餘也減少對環境的負擔。
(左:小葉及國瑞媽媽是洗碗二人組。 右:用溪水清洗過後,回家只要再用自來水稍微沖一下即可。)
下午時,有些人的任務已經完成,大家開始幫忙農園的工作。
(左:政文、羿婷夫妻檔合作提水澆菜。 中:四個壯丁幫忙搬豆渣。站著的那位是姑婆芋的學長-小武,今天特地從桃園開車來幫忙。 右:國瑞媽媽結束了早上的煮飯工作,下午開始專心地幫我們挖水泥地基裡的姑婆芋。)
(早上帶著耳機坐在椅子上看大家工作的國瑞,下午終於復活了。除了跟著到菜園看川龍大哥翻土,還幫忙用推車運水。)
-木屑爐-
這次活動不得不提的是,何長老帶來自己DIY完成的新玩具--木屑爐。以內外兩個奶粉罐組合而成的木屑爐,原理跟火箭爐相似,特殊的進氣設計,讓空氣能完全燃燒,不但節省能源,還能降低因未完全燃燒而產生的有毒物質。據何長老說,只要在爐內裝滿木屑,就能足足燃燒一小時以上,很適合拿來炒菜或燉東西呢!
(左:完全燃燒產生完美無瑕的火焰。 右:馬上煮水來泡下午茶:)
木屑爐火力持久、完全燃燒的特質很適合拿來野外燒大鍋菜、燉煮或是燒洗澡水,何長老目前已在研究如何運用到鍋爐上。我們請何長老改天幫我們開一堂課教大家做木屑爐,到時有興趣的朋友請不要錯過。
-生態廁所-
這天也是我們的生態廁所第一次亮相的日子。其實因為廁所還來不及蓋,所以今天亮相的只有生態馬桶,外面則暫時用更衣帳圍起來代替,空間小了點,就請大家暫且多多包涵。
生態馬桶是佛手瓜用馬桶蓋跟塑膠椅組合而成,椅子下放了一個塑膠桶,每次方便完後舀一些木屑蓋上去即可(感覺跟貓咪好像喔...其實這次來不及買木屑,所以先拿了小葉家兩隻貓咪淘汰的環保木屑貓沙來代替~~)。當塑膠桶滿了以後,就換一個新的,而這些收集起來的便便跟木屑則做成堆肥,將來可以拿來施肥。等將來廁所蓋好,大家就能有更舒適地如廁空間了。
順便提一下,活動中場人佳姐帶著弟弟、姊姊、外甥女前來探班。這塊地是人佳姐他們家無償借給優活使用,在這邊要好好謝謝他們,希望下次有空也能邀請他們一起來玩耍。
最後,來看看大家辛苦一天完成的成果。
一條紅磚步道以幾何之姿蜿蜒在草木扶疏之間,真的很美麗。連推車都可以推上來喔!
文旦樹被細心地圍了邊界,希望不久的將來就能看到茂盛的川七生長期間。
大樹椅,連姑婆芋坐上去都不會倒耶~
來跟挖好的地基洞拍一張照吧!
這次活動除了謝謝所有志工的熱情參與,還特別要感謝東吳大學社工系的王行老師及今天參與的三位學生-純菱、家志、草泥馬。我們很高興能藉著這樣的活動及場域,提供學生「以工換學」的機會,讓學生走出校園,實際體驗,也期待透過這樣的過程,能激發學生對助人工作有更多的不同想像,並逐漸培養自己的生命底蘊。
【活動預告】
4/14、4/21有兩場工作假期,兩天都是星期六,4/14那天我們會邀請樸門部落的亞曼教大家做堆肥,另一天的主題還在規劃中。請有興趣的朋友先把時間空下來,過幾天我們會公佈確定的活動訊息。這個基地是共享的,希望大家一起來完成它:)
小葉欖仁 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