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優活工作誌]2012.12.1-2012.12.31  

三芝小木屋

12月期間,我們三芝小木屋的進度大躍進,有了山上吳大哥的幫忙,擱置已久的屋頂在一天之內完成80%.

IMG_1404ㄌ IMG_1407

在骨架上先上一層夾板, 這花了大家一點時間動腦思考怎麼排放,實際執行時也需要大家同心協力.

IMG_1410  

固定好夾板後,接著上防水膜.這次使用的防水膜是我們找到的秘密武器~自粘式防水毯,不用另外上柏油,釘上釘子也不需要再用silicone補縫隙,有分砂面跟PU面.貼防水膜時需要大家的合作及良好的默契,才能貼得又直又正.

IMG_1451

 

有人在上面貼,有人在下面負責裁.

IMG_1425   

幾位壯丁反覆試了好幾種方法...

IMG_1429  

貼到這已經抓到訣竅!

IMG_1439


考量採光問題,我們在部分屋頂開了洞.因為經費有限,先舖上透明塑膠桌墊並出奇招用膠條跟大型釘書機固定起來. 

2012-12-18-10-51_11   

 

很有現代感的透明天窗,其實都是簡單的材料做成.雖然用的是便宜的塑膠桌墊,但這一幕看出去還是很美.

2012-12-18-11-46_18ㄓ

坐在小木屋裡望出去,山谷對面綠意盎然的山頭盡收眼裡.

2012-12-18-12-14_23   

這是最後完成的樣子,雖然還有許多要調整的地方,但至少它已經是一間可以避雨遮陽的大帳棚.有興趣的朋友下次來歡迎睡看看!

2012-12-18-12-02_22

順便一提,這個是純手工打造的梯形置物架(其實它真的是一個樓梯...),不知道有沒有人有想要學?收集廢木料就可完成!

156141_439963016057261_1011711026_n  

 

麻豆窯整理

這個月我們去台南麻豆總爺國小幫朋友整理一個陶窯.這個窯看起來所費不貲,但蓋好以後只燒了兩次就因為冒黑煙被抗議而閒置。隱身在停車棚旁的角落,連當地人也不知道,這個窯如果有灶神,想必也很寂寞吧!

2012-12-22-09-02_36

先把表層的石綿拆掉.

2012-12-22-09-42_46

拆下來的碎片,也足足裝了好幾麻布袋.

 154909_495634603793208_1723955302_n 2012-12-22-09-59_47

陶窯表層清理乾淨後,討論如何進行外表簡單的改造.

2012-12-22-10-56_50  

最後決定先幫它上了顏色.

2012-12-22-15-59_68  

窯裡頭也要清理.

2012-12-22-16-33_72

我們這一天的任務,就是幫忙拆了表層,打掃乾淨,幫窯稍微換了外衣.後續朋友還會有一連串的改造計畫.不知道我們還有沒有緣分跟進,不過當真希望這個窯能 好好被利用.

 

拜訪新店花園新城~唐敏的樸門小農園!

在2012年倒數的最後幾天,我們抽空拜訪了位於新店花園新城的樸門講師、也是一位可愛的外國人~唐敏(Tammy Turner).

唐敏本人是一位在台灣已居住20多年的美國人。當年飛來台灣研究台灣文化和自然環境,結果在台灣一待就是20幾年。有鑑於環境和經濟的不穩定性日增,自2007年起開始透過「樸門永續設計」(Permaculture)的實作,專心投入設計方案和適切科技的研究,長期和台灣本土社區緊密合作.

251898_10151458007102028_1831582868_n  

這天我們拜訪的,是她位於新店花園新城社區的農場.

從大馬路旁的小斜坡走下去,看到的是用竹子搭成的階梯與步道.這些竹子都是在地的作物.

R0031685 R0031689    

小小的農園原本是一個破舊的溫室.別人眼中幾已頹痞的廢墟,唐敏依著現有的條件,將它變成一個生機盎然的小農園.

R0031716 

將撿來的鐵盆埋進菜圃裡,做成小型的水池.

R0031696  

將山壁湧出的水源直接收集,用來澆灌菜園.

R0031702 R0031703

這個地方原本幾乎沒有土壤,靠著長期的堆肥覆蓋,如今已形成一層肥沃的土壤.

R0031711

簡單的堆肥空間,也都是用撿來或附近居民給的不要廢棄物所搭建而成.

R0031707  

廢棄的櫃子以及一點巧思,馬上有了放工具的空間.

R0031729 R0031730  

突然覺得,要做對地球友善的事,最簡單的就是減少購買.多花點心思利用身旁週遭的物資,從小處做起,不僅能減少地球上的垃圾,也能增加動腦與手作樂趣,而唐敏的農場正是很確實地貫行這件事,這也是我們此行最大的收穫.

 

雨水回收系統課程

利用回南部的小空檔,參加了後壁協力造屋計畫舉辦的雨水回收系統工作坊.

這是一個實作的課程,參加的學員除了聽課,還要親自觀察場地、設計、買材料、完成整個雨水回收系統.

2012-12-01-14-27-19_photo R0031572  

過程中許多細節確實讓不是水電背景的我們遭遇困難,不過透過親自動手的過程,讓雨-水收集不再只是紙上談兵.

2012-12-02-11-41-15_photo  

這是最後完成的模樣.雨水從上頭屋頂的集水渠收集以後進入藍色桶子,然後接管進入廁所裡的馬桶水箱.

2012-12-02-15-02-36_photo

透過簡單的設計,就能把天上降下來的雨水回收再利用,以一戶而言雖然省下的水量不多,但如果家家都有這樣一套系統,也就能形成千家水庫的集體力量.有興趣也想設計雨水回收系統的朋友,可以跟氧化鐵工作室聯絡http://blog.xuite.net/hifly.jacklee/Fe2O3.

 

搬運工的日子

感謝總是有朋友記得把可用的物資留給我們,經過幾次我們也成為越來越專業的搬運工,東西怎麼拆怎麼上車怎麼排放怎麼運用,這些細節不經歷還真不知道怎麼處理.謝謝大家啦!

2012-12-21-15-55_03 2012-12-21-16-25_04   

 2012-12-21-16-31_11  

 

小葉欖仁 記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oho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